2005零售业快速发展 全面开放激发内在活力
2006-01-07

        2004年12月11日,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零售业市场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股权和选址不再受到限制,零售业领域的中外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在2005年,零售业发生了哪些变革,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有何新的变化?

       外资企业扩展业务

       12月7日,外资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北京的第三家门店开业,当日吸引8万人次购物,创沃尔玛中国开店以来日客流量的最高纪录;仅相隔两天,沃尔玛又在云南玉溪市举行开店庆典,为其在中国顺利完成2005年开设53家店的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零售市场全面开放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外资零售巨头进一步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不仅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增加开店数量,而且纷纷向二三级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迅速进军。“今年上半年新进入中国的外资商业企业为去年全年批准设立的6倍,外资商业企业出现了新的动向。”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一是外资商业企业申报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至6月,商务部已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45家,为2004年全年批准设立企业的近6倍,相当于商业对外开放前12年总和的78%。二是外商独资企业明显增加。今年1至6月新批准了216家外商独资企业,占全部新批外资商业企业的88.2%。其中,新批的59家外资零售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38家,比重为64.4%。三是外资批发企业明显增加。2003年底开放批发经营后,2004年批准设立11家外资批发企业。今年1至6月共批准186家批发企业,占新批准企业总数的75.9%。四是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商务部已批准家乐福等外资企业的并购项目8个。此外,英国TESCO公司从境外收购了国内“乐购”50%的股份,英国百安居从境外收购了德国欧倍德在国内开设的25个大型建材专业店。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9月,商务部批准新设了554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开设了1130家店铺,营业面积约333.8万平方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分析说,这一年,外资巨头抢占竞争力强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明显加大。沃尔玛、家乐福今年开店主要选择购物广场或大卖场,他们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市场占有率普遍增加。零售业态进一步创新,多业态的体系趋向合理化。连锁终端零售增加,外资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领域纵深发展。去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3家企业在中国年采购量分别达到180亿美元、30亿美元、26.6亿美元,3家企业的采购量加起来相当于去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4%。今年他们的采购量进一步增加。沃尔玛、家乐福早在前两年就把采购中心建在中国,而今年以来,日本永旺株式会社、英国翠丰集团、瑞典宜家公司等也把采购基地或采购中心移到中国。

       国内企业直面挑战

       外资如此大规模的扩张,表现出强大的竞争态势,对国内零售企业造成的冲击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境外零售巨头的大举进入,国内零售业积极应战:研究国际竞争对手的管理模式、赢利模式,并且迅速学习、借鉴,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今天,我们走进物美、华联、超市发等国内的超市、大卖场,商品的种类、服务、物流配送,都可以和沃尔玛、家乐福相媲美。国内零售企业以连锁化发展带来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实现企业在区域内快速扩张,形成百货、医药、家居等专业领域延伸的趋势正变得日益突出。以北京市场为例,据北京市商务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1月,北京连锁经营的门店已经达到6000个。

       今年以来,国内零售企业参与并购、收购事件频繁发生,零售业的竞争更加呈现出资本实力的竞争。国内企业展开的一系列并购、收购之举,让人们不断感受到国内零售大鳄坚守阵地,誓与外资拼争的坚定信心。

       12月2日,中国第一店王府井百货在徐州的分店正式开业,这是王府井东安集团斥资2.7亿元重组徐州华联商厦后,首次以并购的方式成功实现的扩张,徐州王府井百货是王府井挺进华东地区的第一站,也是其推行百货连锁经营战略开设的第14家分店。此前,王府井百货刚刚发布公告宣布,要收购7—11(北京)有限公司25%的股权,进军便利店业务。

      “通过并购进行扩张表明,王府井正在成为一个成熟的连锁百货企业。”北京王府井百货董事长郑万河表示,中国零售业发展新兴业态,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其实,我们跟国外零售大鳄的差距并不仅仅在规模和硬件上,更重要的是在管理和软件上。供应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百货业连锁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的工商合作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年以来王府井百货强化总部对各个门店的管理力度,逐渐由过去以门店为主体的运行模式向以总部为主体的运行模式转化,同时北京地区门店开始推行所有商品100%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的优势有三:一是实现货流集中;二是实现信息集中;三是减少资金使用成本。”郑万河说。

       从王府井百货的创新发展和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国内零售企业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未来发展七大走向

       当然,中国零售业在这一年的开放市场竞争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王耀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仍存在竞争无序、营销手段单一、商品结构趋同;各地发展零售业态不注意保护城市中心商业区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出现中心商业区空洞、业态落后缺乏创新;零售店过度开发现状有待进一步控制。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零售业未来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门晓伟指出:“WTO‘后过渡期’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将把加快调整商业布局,改善布局失衡的状态作为零售业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

       门晓伟分析说,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七大变化:一是零售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3%。二是外资零售业加快进入将使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资企业将从以投资建店为主向批发收购、兼并企业转移。三是企业间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竞争从商品层面逐渐向资本层面发展,零售业的兼并重组形成潮流,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寻求做大规模。四是零售业态将日益丰富、完善,业态创新和重组速度加快;便利店进入个性化发展,超市业态将进一步细分,专业店也将趋向细化,百货店将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无店铺销售在经济发达地区将快速发展。五是零售业经营空间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单纯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娱乐、健身、休闲形成新的服务市场,转向系统化竞争。六是连锁经营在零售业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形成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的多种连锁经营形式。七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零售业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门晓伟表示,为抓住零售业新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在政策导向上,一要着力加快商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引导零售业可持续发展。二要加快零售企业改革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到境外发展;努力培育主业突出、内外贸结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三要引导中小零售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技术、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现代化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