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定位:以消费者为中心
2005-01-16
    企业在目标市场、业态确定了以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商品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即要进行商品定位。商品定位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连锁店的销售额和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商品的定位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它必须随着季节、时尚及顾客的偏好等因素随时加以调整。
商品定位是指连锁企业对目标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实际情况动态地确定商品的经营结构,实现商品配置的最佳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连锁企业更倾向注重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商品定位是企业决策者对市场判断分析的结果,同时又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体现,也是连锁企业通过商品来设计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商品定位包括商品品种、档次、价格、服务等方面。一般连锁店铺特别是便利店、连锁超市经营的是大众日常消费必需的,所以其经营的商品以大众化、日常必需、经常使用易耗为基本特征,但商品的具体定位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下面以连锁超市为例加以阐述。
    业态是商品构成的决定因素。由于业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连锁商店经营商品的重点不同,超市的商品定位是食品和日常用品,它们属于非耐用品和便利品,这类物品的购买频率很高,最好接近消费区,而对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连锁经营者应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谁是我的顾客?他们到我这里来想买什么商品?我应该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
    目标顾客因素分析。影响超市目标顾客的因素很多,除了心理因素、人口因素外,最主要的有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指超市所处的方位及周围的环境,如:闹市区、居民住宅区、交通枢纽,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目标顾客,也会改变或形成目标顾客的购买习惯。所以,超市必须对地理因素产生的影响做评估,趋利避害,尽量利用地理因素的影响吸引客流。人口因素指目标顾客的性别、家庭规模、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对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心理因素指随着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目标顾客的心理因素越来越显著地影响到其消费习惯并进而深刻地影响到超市的商品定位,如果经营者觉察不到这种变化,那将失去一部分有较强购买力的顾客。
    目标顾客的需求设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摸清目标顾客详细的情况(有条件的连锁企业要专门为顾客建档),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商品服务,才能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在对影响目标顾客等因素做出了粗略的分析后,按下列要素做进一步分析:一个家庭每天由谁外出购物;一周外出购物次数;购物的通常时间;喜欢何种环境购物;每次购买的商品种类;平均消费额;确定合适的价格带。价格带不是指单一品种价格,是其一类品种价格的分布幅度,顾客层次不同,对商品的要求也不同,而超市一般适宜于制定"适中价格"幅度的战略。在价格带的选择上应该做到:品种数量适中,规格花色品种多,价格种类不能过多而且应集中于低价,价格带尽量压缩,陈列量要充分,同时应注重以下几点:低价位是必要的,因为超市讲求的是薄利多销,而且出售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都必须是消费者易于接受的低价;价格种类尽量少,在低价位基础上,陈列的品种宜集中,便于顾客从中选择。有些超市品种繁多,消费者一进去就不知所措,挑选起来特别费时,反而产生负面效应;价格带宜窄,各种商品价位幅度不宜过大,否则顾客就会在不同价格品种中间权衡,影响商品销售的效率,如果同类商品价格基本相近,顾客就容易做出购买决定;最后必须保持充足的陈列商品:一方面这是由连锁超市大批量销售的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断档缺货,顾客就得跑去另外地方购买新档商品,耗费顾客精力,使顾客对超市产生不满,这有违于超市的经营宗旨,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